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 2025-09-08
    体会青春 体验精彩人生。9月7日,体育健康学院在至高体育馆迎来2025级新生。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新生的迎新和报到工作,全力筹备迎新物资,向新生推送入学指南、开学攻略等,为新生搭建起融入校园的 “第一座桥”,让学生人未到、心先来,感受学校校园文化的魅力,让初入校园的学子们倍感温暖。当天清晨,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迎接萌新们的到来,悉心回答各种问题,让学弟安心、让家长放心。67名新生在身份验证、登记注册、领取物资等环节中,高效完成了入学手续。“从下车到入住宿舍,全程都有学长帮提行李,特别省心!”新生纷纷表示,现场的贴心安排让他们快速卸下了初来乍到的陌生感。报到结束后,班级辅导员立即组织召开“新生入学第一课”。课堂上,辅导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展开,介绍了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强调了安全教育,结合校园常见的用电安全、网络诈骗等案例,提醒新生提高防范意识。当晚,辅导员们又化身“暖心走访员”,仔细查看住宿环境,询问新生是否适应集体生活。在全体体院人的努力下,学院的迎新工作已顺利完成。接下来,学院将开展专业技能体验课、师生篮球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更快融入学院大家庭,在大学生活中开启成长新征程。
  • 2025-09-08
    金秋飒爽,丹桂飘香,恰是迎新好时节。9月7日,建筑工程学院满怀热忱,迎来了2025级600余名新同学。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怀揣着梦想与期待,踏入安职大建筑工程学院,为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为确保迎新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建筑工程学院成立迎新工作专项小组,召开协调会,从新生报到流程优化、志愿者培训、场地布置到物资准备等方面制定详细方案。在学院迎新点位,“一砖一瓦筑梦想,一言一行显担当”“用建筑语言,绘就青春蓝图”等特色标语随处可见,不仅传递着学院对新生的期许,更让新生直观感受到建筑专业的独特魅力。迎新过程中,暖心细节无处不在。身着统一服装的学生志愿者们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主动热情地帮助新生搬运行李、指引路线,用真诚的笑容和细致的服务,让新生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建工大家庭的温暖与活力。一位来自外地的新生感慨地说:“刚到学校,人生地不熟,多亏了这些志愿者学长学姐的帮助,让我很快就完成了报到手续,还熟悉了校园环境。”“有幸遇建,筑梦安职。”2025级新生的到来,为建筑工程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生军训与入学教育工
  • 2025-09-08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当八月的热浪渐次褪去,温柔的风拂过安职大校园,千余名满载梦想与憧憬的新学子怀着憧憬与希望,如约奔赴这场与青春的邂逅。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团委积极组织团学骨干投身迎新志愿服务工作,用热情与担当为新生及家长送上贴心服务与暖心关怀。精心部署,让“迎新”高效有序。团委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选拔组建起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迎新志愿队伍,并按“功能分区、责任到人”原则,将志愿者分为“地铁站引导组”“门口接驳组”“校内指引组”“宿舍服务组”四大专项小组,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内容涵盖迎新工作概述、线下服务指南、常见问题应对等,全力保障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职教城地铁站、学校门口及主要道路、宿舍楼栋共设置19个固定服务站点,为新生提供解疑释惑、行李寄存、信息咨询、失物招领等服务,构建起“从校外到宿舍”的全链条服务网络。热忱以待,让“初遇” 温情满怀。迎新期间,志愿者们全情投入,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与引导,为新生报到保驾护航。他们身着统一服装,穿梭于服务台、宿舍楼、道路旁。他们是“最强导航”,精准指引每一个方向;是“体力担当”,毫不犹豫地接过沉甸甸的行囊;也是“校园百事通
  • 2025-09-08
    为增强新生家长对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了解,9月6日下午,环境与生命健康学院在博雅203举办了2025级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新生家长见面会。出席此次见面会的有合肥新站高新区环保局局长叶超、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思保、环境与生命健康学院党政负责人、环保教研室全体教师、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辅导员和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新生家长。会议伊始,环境与生命健康学院副院长刘磊致欢迎词,并向新生家长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随后,叶超局长向新生家长们介绍了我国当前的环保政策和对环保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并指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环保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思保董事长则从企业就业的角度,向家长们分析了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他认为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对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最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骨干教师陈莉苹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验实训设备、师资力量、就业方向、升学深造和导师负责制等内容。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家长们认真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通过此次见面会,家长们对生态环
  • 2025-09-08
    为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帮助新生家长深度了解专业培养体系与学生未来发展路径,9月6日-7日,现代商务学院借迎新契机,隆重举行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党政负责人程基鹏、杜淑琳及专业骨干教师出席活动,热情接待前来参会的新生家长。会上,杜淑琳从学科建设成果、师资队伍实力、特色育人模式及近年来的办学成效等方面,向家长们全面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针对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进行了详细解答与深入交流:一是围绕专业培养,系统讲解了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安排及职业技能提升路径,清晰呈现“理论学习+技能实训+项目实践”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二是聚焦就业与升学,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特色,介绍了学院专业在电子商务运营、全媒体内容策划、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就业优势,并说明升学渠道与支持政策,切实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会后,家长与新生共同参观了学院实训基地。通过实地查看直播运营实训室,家长们直观了解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与实训内容,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院此次本科招生200人,报到198人,报到率99%;专科招生617人,报到605人,报到率98.06%,取得圆满成功。新生家长见面会的
  • 2025-09-08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家校联系,凝聚育人合力,9月6日、7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领导、各专业负责人、新生辅导员和2025级新生家长参加本次交流会。会上,学院副院长谢暴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训室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展示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育人优势,让家长们清晰感受到学校为新生成长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随后,专业负责人谢军博士、蒋强副教授等向家长们介绍了专业特色与优势,阐述未来方向及就业前景,并就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学业规划、课程设置、实习就业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随后,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常辉带领家长参观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家长们对学院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赞不绝口。常辉强调,学院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与学院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次新生家长见面会不仅展现了学校的良好形象与育人实力,更让家长全面了解了学院的办学实力与育人理念。下一
  • 2025-09-08
    9月6日至7日,现代商务学院迎来800余名2025级本专科新生。在为期两天的迎新工作中,全院师生通力协作,圆满完成各项迎新任务,助力2025级新生顺利开启大学新篇章。学院精心布置报到点位,不仅设置清晰引导标识,还结合迎新氛围打造主题拍照打卡点。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耐心答疑,协助办理入学手续、搬运行李。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由学生团队通过直播镜头实时展示校园实景,带领新生“云”游校园,生动直观地帮助大家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在第二天的迎新队伍中,首批报到的全媒体电商运营专业新生也积极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新同学们在互助中一起熟悉了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寝室和食堂,一起看到了清水湖中的小天鹅,一起感受校园里一草一木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清水湖畔,新生志愿者们围坐一起,在内方亭内交流讨论了他们对安职大的第一印象,大家都提到了校园大、环境美,风景好。老师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告诉大家,我们的校园之美不仅体现在环境,更体现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一道一路,一楼一宇,一桥一亭,一山一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感悟校园文化,追求卓越、奋发有为。 此次迎新工作充分展现了现代商务学院团结协作、务实高
  • 2025-09-08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党员教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9月5日,艺术与创意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党员集中观看了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展了一场深刻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影片《南京照相馆》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叙事,再现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岁月,深刻展现了在国家与民族命运攸关之际,普通人的抉择、坚守与人性光辉。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影片,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引导观众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观影过程中,党员教师们全神贯注,深受触动。影片中展现的民族苦难与抗争、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紧密交织,引发了大家的深刻共鸣和深入思考。许多教师眼含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与和平的珍贵,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观影结束后,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生动、内容深刻,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大家一致认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艺术与创意领域的教师,更应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