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专业认知,助力首届职教本科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与职业规划,9月9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为首届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职教本科专业学生精心组织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认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行业信念,为今后四年的本科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上午9时,活动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正式启动。学院特邀集成电路产业教授黎绍鑫作题为“集成电路前世今生”的主题报告。黎教授系统梳理了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详细讲解了芯片制作的具体流程,并对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内容翔实、深入浅出,不仅让同学们对专业有了初步而系统的认识,更深刻理解了掌握核心尖端技术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大家的专业使命感。
下午的活动聚焦实践认知。同学们集体参观了校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专业实训室。为确保参观效果,学院领导亲自谋划,周密部署,在每个实训点都安排了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讲解与演示。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电子协会的同学现场展示了多项自主研发的电子作品,“空地协同联勤系统”、“集成电路芯片检测与应用”、“智能分拣系统”等创新项目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观看,精彩的现场演示赢得了阵阵赞叹,充分展现了学长学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学习成果。
当晚6点,专业负责人宋国富老师为全体新生带来了全面细致的专业介绍。宋国富围绕“专业背景”、“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培养方向”、“实训条件”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阐释。通过介绍,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路径、知识框架与技能体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对个人的大学生涯定位也更加明确。
本次“专业认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我院首届集成电路职教本科专业学生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更是一次深刻的专业启蒙和思想动员。活动通过“行业专家讲趋势”、“实地参观看设备”、“专业教师明方向”的组合方式,有效帮助新生坚定了专业信念、激发了学习热情、明确了未来方向。学院期望2025级全体新生能够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夯实理论基础,苦练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立志成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图文/宋国富)
初审:方杰 终审:周玉强